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电信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10.0”支教团:参观刺绣与瓦猫
时间:2023-07-23  来源:电信学院   作者:侯畅

2023年7月12日,淮阴工学院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共同举办“三下乡志愿者”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10.0”支教团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开启了传承非遗之旅第三站——参观刺绣与瓦猫。

第一站,志愿者们来到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甸南秀传承人--杨文焕老师的家中,了解到杨文焕老师主要从事传统手工刺绣工艺。1982年独立设计制作,首创一二生肖童帽;2010年独立设计制作抢救还原太子帽、牌坊巾;抢救还原紫金冠、八卦帽、童子采莲帽;1996年被评为金墩乡“双学双比”女能手;1997年被评为鹤庆县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授予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3年被授予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鹤庆民间甸南刺绣技艺精湛、代表性全面的传承人。

在杨文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尝试了非遗文化刺绣的制作与传承。

以下是颜心灵同志学习非遗文化甸南刺绣的感悟:

在刺绣时不能着急,也不能边说边绣,不然就会绣错。莫急,莫急,事事急不得,惟有脚踏实地,方可走向胜利。这是从刺绣过程中得到最深刻的体会。

刺绣需要心平,方可接受如此之慢的进程。写一个字最多花数秒时间,可绣一个字呢,短则一个时辰,久则一个白昼!刺绣还求气和,方能确保丝丝线线一针不误,误了也只能安静地拆了重新再绣,否则,完成的作品就会毁于这一败笔。

刺绣可修身养性,驱走心火,除去烦躁。此乃培育耐力细心的中华传统之法宝。且绣物还可寄情将对友人,亲人爱人的思念和牵挂融入缕缕绣线中,使心神与刺绣合为一体,可谓:线线着上牵挂意,针针穿过思绪林!这样等作品成型之后,它便会有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次支教机会让我们学习了解,也是“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10.0”团队搭建的挖掘潜能、施展才干的舞台。

刺绣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国家相传了数千年,甸南秀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去了解去传承,让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相传!

瓦猫是鹤庆民间的吉祥物,又称镇脊虎。吉祥虎、四不像降吉虎,主要安放在白族民居屋顶、大门和照壁正脊中央,所以叫瓦猫。据说它有强宅聚气、驱魔镇邪、迎吉纳瑞、获福平安、招财进宝、吞金纳银的神奇功能,所以瓦猫被视为福禄的象征,是白、汉多民族心中一种神武的象征,在鹤庆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各式各样的瓦猫不仅极具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它还融宗教文化、建筑装饰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第二站,来到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瓦猫传承人--郜金福老师的工作室中参观,郜师傅从小心灵手巧,极有悟性,自幼喜欢玩泥巴,用瓦泥捏个小盆、小盒、小猫、小狗或捏个口哨、小鸟之类的小玩艺拿到瓦窑上请人烧了玩。他在瓦窑上做工,抽空向李元志师傅学习捏制瓦猫。后来,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对瓦猫作了大的变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所做的瓦猫威武雄壮,血口大张,双目有神,尾巴灵活,倍受欢迎,人们便戏称他叫“猫福”。

志愿者们在郜师傅的细心指导下,也做出来了精美的瓦猫,蔡依娜团长制作完瓦猫时感悟到“择一事,做一生。”在这纷纷扰扰的世上,需要匠人精神的定力,专注、持久、耐心,直到人们的心灵之花绽放出美丽的果实。

两位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时代,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社会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此次之行深刻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