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专题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与童一“欣”,与“藜”同行 支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航标
时间:2023-09-12  来源:团委   作者:伯藜学社

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号召,2023年7月,淮阴工学院伯藜学社“与童一‘欣’,与‘藜’同行”暑期支教实践团前往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蒋集九年制学校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

淮工伯藜支教团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积极开创服务乡村新模式。

支教是伯藜支教团本次社会实践的核心,支教队员们为当地孩子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的主题班会和特色课程。同时,伯藜支教团的志愿者们还创造性地组织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作为本次实践的支线任务,包括祭扫烈士陵园、社区活动、走访老党员、家访、早市调研等。

NO1.寓教于乐 特色课程促全面发展

2023年7月11日,淮工伯藜支教团成员在蒋集九年制学校开展的特色书法课程。支教团成员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书法知识,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书法的基本技巧和审美标准。在课堂上,队员亲自示范,指导当地小学生们如何正确地握笔、运笔和书写,让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同时,同学们对特色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这次课程的成功开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也得到校方的高度认可。

NO2.青春“三下乡” 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有言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诚如斯言,国家不能没有历史,社会不能没有记忆。

2023年7月9日,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淮工伯藜支教团全体成员前往淮安市淮阴区蒋集镇烈士陵园祭扫烈士陵园。支教成员们对烈士陵园的旧花杂物进行了清理并为革命英烈献花哀悼。祭扫烈士陵园是对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缅怀,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N03.弘扬革命精神,推动党史学习

2023年7月23日下午,淮工伯藜支教团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和老党员。支教团成员来到老党员家中,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与他们聊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通过此次对抗美援朝老战士和老党员的走访慰问,支教团成员了解到更多过去的历史,也对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党的事业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更要砥砺初心、坚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新篇。

N04.早市调研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3年7月15日早晨,淮工伯藜支教团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蒋集九年制学校附近进行早市调研。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在调研过程中,支教团成员先后走访了当地的农贸市场、特色小吃店、居民区等地,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农产品供应情况、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支教团成员还就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支教团成员表示,他们将利用这次早市调研的成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当地学生量身定制适合的课程内容,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们也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分析等方面的服务,助力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此次早市调研不仅为淮阴工学院伯藜支教团的暑期支教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当地政府和村民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未来,支教团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NO5.社区活动暖人心

除此之外,淮工伯藜支教团与人民路社区联合举办的暑期义务辅导。这个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的社区,人口众多,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支教团的到来,让当地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他们不仅为孩子们教授各类学科知识,还帮助孩子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为了让小课堂更加有趣,伯藜支教团成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涵盖了科学、艺术、思想教育等领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跳舞、唱歌,甚至是国际象棋、足球等体育项目。

不仅如此,支教团成员们还会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社区的文化特色和孩子们的成长需求。他们还会积极组织各种户外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培养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支教团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当地居民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可,成为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