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鼓励我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挑战杯”竞赛,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做好优秀作品的选拔与培育,现启动我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淮阴工学院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1年3月
二、主办单位
校团委、双创学院
三、参赛对象
凡2021年6月1日以前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四、赛程安排
1.宣传发动。各学院要积极宣传发动师生参与竞赛,认真组织学习解读“挑战杯”相关《竞赛章程》《竞赛评审规则》等材料,通过宣讲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扩大“挑战杯”竞赛的覆盖面、吸引力和参与度。
2.院级初赛(3月15日前)。本阶段分为作品申报和院级初赛两个阶段。作品申报阶段,参赛学生须认真完成作品,填写: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淮阴工学院选拔赛作品申报书(附件1),各学院团委汇总参赛学生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推报给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参加校级复赛(立项为校级“挑战杯”重点资助的项目应在推报范围内),2019年后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作为院级参赛项目。
3.校级复赛(3月19日前)。竞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二级学院推报的作品,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校级决赛的作品。
4.校级决赛(3月28日前)。校级决赛采用综合展示、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形式进行。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对作品进行现场评审及指导,各参赛学生和团队须准备答辩PPT、作品申报书、研究报告及作品实物等。
校级决赛结束后,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将评选表彰竞赛获奖作品和个人,并在此基础上选定作品参加省赛。
五、竞赛作品内容
参赛作品申报分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科生参加):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类(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6个组别形成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能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六、竞赛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9年6月1日以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科生参加),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在选题上要关注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创造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份社会调查报告应在15000字以内,每篇学术论文应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可自选上述6个组别或6个学科中的一个报送。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等。
5.鼓励申报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
6.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七、注意事项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的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的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关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八、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的组织工作,做好宣传发动、项目选拔、指导教师团队配备、开放资料室及实验室、院级初赛评审等有关工作,把组织“挑战杯”竞赛作为贴近学生实际、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2.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各学院要加强宣传动员力度,利用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网站等阵地,加大对往届获奖个人和优秀作品的宣传力度,加大比赛的动员宣传,鼓励学生特别是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参与,鼓励有科研课题的专业教师吸纳优秀学生加入科研团队,为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搭建有效平台。
3.规范竞赛,严格评审。各学院进行院级评审时须本着认真、公正、科学的态度,全面做好优秀作品的选拔、评审及推荐工作。各类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或对他人受国家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构成侵害,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将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
联系人:蔡熙文罗丽媛
电话:83559151 83591104
邮箱:hygxytw@163.com
附件1: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淮阴工学院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附件2: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淮阴工学院选拔赛推荐作品数量分配表
附件3: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淮阴工学院选拔赛评审规则
附件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附件5: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淮阴工学院选拔赛监督投诉细则
校团委 双创学院
2021年3月4日
附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