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专题 >> 思想引领 >> 正文
【百名学子讲述百位英模故事】第五讲:破晓黑暗之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石景芳
时间:2021-04-25  来源:   作者:黄业桢 宋嘉琪

3363

石景芳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是一位值得纪念的革命先烈。他生前就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的抗战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但黑暗即将过去,胜利就在前面。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为抗日而献身的准备。请大家相信我们的血不会白流,伟大的抗日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石景芳,原名石玉琮,字景芳,山东省无棣县刘风台人,在父亲的影响下,石景芳从小就养成了不畏强暴、爱憎分明、急公好义的性格。19383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任政治特派员,同年夏秋之交到东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任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39 10月东光县人民代表大会上,石景芳被评选为抗日民主政府模范县长。他响亮地提出抗日高于一切,一切为了抗日的口号,号召东光县工农商学兵、一起来救亡。在东光县,石景芳积极实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一面教育和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一面团结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在石景芳的领导下,东光县很快成为一个有初步基础的抗日根据地。

19395月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当时,日伪军为了自身安全,强迫百姓砍掉据点周围二、三里内的树木,并严禁种植高秆庄稼,不仅给百姓带来经济损失,也给抗日游击战争带来困难。石景芳针锋相对,号召和发动群众多种树,不伐树,坚决保护林木。他还指示各地起草布告,到处张贴。开始时他每到一地,用毛笔写几张张贴,后来就交商河县政府石印,贴遍了鲁北的村村镇镇。在鲁北工作近半年的时间里,石景芳参考冀南、鲁中、晋冀鲁豫等边区的政策法令,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推行各项政策达300多条,被誉为推行政策法令的模范。

19403月,石景芳被调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1940 10月,鲁北行政委员会撤销,石景芳调任冀南六专署专员。1941 2月,冀鲁边区党委成立,冀南区六专署改称冀鲁边区一专署,石景芳仍任专员。3月,冀鲁边军区正式成立,石景芳兼任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他十分重视结合本地实际,推行党的各项抗日救国政策,对开辟巩固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为此,石景芳被冀鲁边区行政委员会评为推行政策法令的模范工作者。

石景芳在任六专署专员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抵制宗派主义,团结全专署党政军民进行反扫荡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主要功绩是:贯彻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锄奸原则,纠正了1940年以前乱杀人、捕人的现象,对扩大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伪起了积极作用;推行了合理负担、减租减息、雇工增资、优待烈军工属、救济贫困户等法令条例,改善基本群众的生活,改造旧乡村政权,使各级政府体现抗日民主的性质;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体现了政府的廉洁奉公,改革旧教育,实行抗日爱国教育,为抗日培养了不少人才。

1942年冀鲁边区最艰苦的年代,侵华日军华北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近5万兵力,从51日开始对冀中进行大规模扫荡。从69日,日军开始对冀鲁边区进行大扫荡,冀鲁边区的环境更加残酷恶劣。618日,石景芳与一地委书记杜子孚、组织部长邸玉栋等率一地委、一专署机关干部和警卫连的干部战士共百余人驻在鬲津县三区大单家(今属东光县)。当夜,被敌包围。敌之合围中心正是大、小单和宫、王、赵、孙四柳林村,被合围的还有驻在小单家的分区青救会主任燕明,驻在宫柳林的鬲津县大队一连连长沈玉臣所率之部,另外还有冀中过来的参观团。19日拂晓,石景芳、杜子孚等亲自组织突围。向南冲到鬲津河堤下,天已大亮,埋伏在河岸的敌人居高临下,用轻重武器封锁了我军过河去路,向北转到寺后杨附近,石景芳不幸中弹负伤。石景芳带着重伤忍着剧痛,指挥突围。敌人四面重兵包围,轻重武器压境。我军战士多数身亡,石景芳带领的干部战士被压缩在赵柳林村村东的一块开阔地上,子弹打光了,敌人端着枪嚎叫着冲上来,石景芳鼓励战士:宁死不做亡国奴。在开阔地的一个松林坟场中与敌人拼刺刀,展开了肉搏战。由于寡不敌众,在拼杀中,石景芳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时年30岁。

石景芳不仅自己投身于革命,而且动员父亲、哥哥参加了革命活动。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故乡刘丰台村也有几十人参加了抗日部队,被称为八路村。在抗日战争期间,仅他家就有八人在冀鲁边参加抗击日军的斗争。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华夏儿女秉持着着革命的精神,无谓牺牲,前仆后继,染红了神州的半边天,染得漫天透碧红,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革命精神无处不在永不过时,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我们要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讲述人介绍

戴文静,女,汉族,20009月出生,入党积极分子,现任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运输1192班副班长、学习委员。曾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奖学金,在校期间获得“维脉杯”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第一届淮阴工学院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趁年轻 去基层”2020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最美团队”、“基层新画卷”;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视频奖”。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08号